有多少平面設計師,在迷信黃金比例?

資訊頻道 - 觀點·話題 來源:設計在線 作者:dayue 2023-03-22

設計師們都熱衷于為一塊空白的畫布尋找方法,來為白紙上的無限可能的混亂帶來一些秩序。

其中,建立在斐波那契數列中的黃金比例是最經典也是最根深蒂固的創作技巧之一。

斐波那契數列是一系列數字,0、1、1、2、3、5、8、13、21、34、……從第3個數字開始,每個數字都等于前兩項之和,這與自然界中常見的比例有關。

而黃金比例則是將這些數字的比例映射到各種網格系統上。
黃金比例的理論認為,當這些比例應用于設計排版、構圖等任何畫面中,都會讓它們從視覺上看起來更美,理由是黃金比例與自然密切相關。
也有人說,
"創新設計在網格之外。"

為了能夠評估到底哪一種方式更好,我們必須先相對了解他們,畢竟,要知道如何打破任何規則,首先得熟知規則。
黃金分割率已經存在了數千年,直到今天仍然存在分歧,但可以說沒有其他理論像這樣流行、有基礎和影響力。

曾與迪士尼、新百倫、Wired、NFL 和 Sonic 等客戶合作過,并在 Instagram 上擁有近 25 萬粉絲的平面設計師:George Bokhua,曾經在他的標識設計課程中說過:
黃金比例是長度大約是寬度的 1.6 倍,這個比例曾經并且被一些人認為是最吸引人的比例。但 George 認為,用什么比例關乎設計師的個人喜好。
George 本人在設計圖標和符號時,就更喜歡使用接近正方形的比例,他認為正方形的比例更加實用,畫面更容易平衡。

他認為,黃金螺旋比例應該在合適的機會出現時使用。比如,如果是設計蝸牛的外殼,很明顯比例不會起作用,這僅僅是因為蝸牛殼中螺旋的衰減值小于黃金比例(1.618…)。
但是,如果是設計天鵝頸,即使在現實生活中天鵝頸并不是 100% 符合黃金比例,卻仍然可以使用,僅僅是因為它更接近黃金螺旋。
在這種情況下,George 也很樂意向黃金螺旋是一種美的標準的“浪漫”理念致敬。

重要的是:
這些都只是指導方針,而不是創作的束縛。
設計師不應將黃金比例視為限制,而應視為自由混亂中的一個框架!
設計師應該自由選擇他們認為吸引眼球的任何東西,網格和黃金比例只是幫助構建幾何形狀和其他設計元素,以達到設計師本身的意圖。

世界著名的平面設計專家 Steven Heller,曾在紐約時報擔任藝術總監長達 33 年之久,在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任教數十年。

在他曾經出版的標識設計書中,選取了當今文化中最知名的 50 個標識——從 IBM 到 eBay,從樂高到 NASA——并剖析它們,分析它們的組成部分、設計和最終應用。

那么,這 50 個標識是否都隱藏著黃金比例?
事實并沒有,這個理論真的不能一概而論,除非這是你個人的美學追求。
經典的黃金比例可以造就出色的設計,但不是所有設計都必須建立于黃金比例之上。
不過,當我們懷疑規則,或想打破規則之前,我們必須要先學習它們,學習好基礎知識永遠不會有錯,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懷疑和打破的對象到底是什么。


聲明:站內網友所發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站意見及觀點。

全部評論

暫無相關推薦
一区无码中文字幕